
城建交响乐。

霓虹都市。

守望星河。

百里徒步祭英烈。

逆行者。

欢呼雀跃。

孙郑涛,90后报社记者,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、宁夏摄影家协会会员、银川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。2023年摄影作品“贺兰砚制作技艺”入选《宁夏国家文化公园》主题画册,曾获2023年度银川市十佳摄影家、2024年宁夏潜力摄影新人等荣誉,作品多次入选“塞上江南 美丽宁夏”“今朝锦绣山河间”、宁夏青年摄影展、宁夏摄影艺术展等自治区级展览,多次参与“强基工程——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”系列活动。
“用脚步丈量世界,用镜头记录美好”,这是很多摄影人坚守多年的初心。本期我们推出银川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郑涛的作品。从2017年他首次拿起相机至今,8年间,他从摄影领域的“门外汉”成长为多项荣誉加身的专业创作者,用镜头深耕本土影像记录,定格家乡风光、人物故事与时代发展的万千瞬间。
“摄影就是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。” 谈及对摄影的理解,孙郑涛分享了诸多难忘的“第一次”:第一次拍摄星空时,显示屏上璀璨的银河让他指尖颤抖;第一次记录祖国山河时,壮阔风光让他领悟到镜头承载的不仅是画面更是心境;第一次将作品刊登在年少时翻阅的《新消息报》上,时空交错的惊喜感至今记忆犹新。这些珍贵体验让他对摄影爱得深沉,也让这门光影艺术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8年来,孙郑涛的镜头始终聚焦家乡宁夏,形成了涵盖城市风光、创意摄影、人物纪实、新闻纪录、星空拍摄、艺术类组照等多个维度的创作体系。在“塞上湖城”银川,他用相机定格花博园的睡莲花海、北塔湖的春日泛舟、贺兰山下的旖旎风光,捕捉城市街巷的转瞬光影与人民广场的璀璨夜景。借助无人机技术,他探索球形全景拍摄模式,打造“时空隧道”“星球”等创意效果,为家乡影像注入新鲜活力。
在人物拍摄中,他擅长捕捉真实动人的瞬间:2019年,他仓促间抓拍的消防员浑身湿透准备离场的照片,深刻展现了消防员的艰辛与担当;2024年,在固原市原州区拍摄冷凉蔬菜采收场景时,他为彝族少年俄木日聪定格的青涩微笑,成为少年20岁时的珍贵纪念。作为新闻工作者,他更以镜头为媒介,记录下城市建设者的专注、市民的闲憩时光、村民晾晒黄花菜的惬意,以及摩天轮拆除的不舍、徒步祭英烈的征途、无人机表演的璀璨等诸多城市记忆。
宁夏“星星的故乡”澄澈的夜空,是孙郑涛的创作富矿。架起相机静候星河,他用快门捕捉银河横贯天际的浩瀚景象,每一张星空照都承载着深夜坚守的静谧与惊喜,成为家乡赠予摄影人的浪漫礼物。而在艺术类创作中,他聚焦冬日里的干花与粉色墙壁,用手机摄影捕捉枯萎中的鲜活,让凋零在光影中重生。
“未来,我仍会带着相机继续行走在家乡的街头巷尾,用镜头记录时代发展,创作优秀作品,留下更多跨越时光的影像记忆。” 孙郑涛表示,将始终怀揣对摄影的热爱与初心,在光影之路上坚定前行,用更多优质影像讲好宁夏故事。 (记者 季正)